成都【切换
服务热线: 156 8098 8098
新闻资讯
高新污水处理沉淀池
来源:阿瑞斯环保
2022-12-06
(79)

申请日2021.06.02

公开日期2021.12.07

IPC分类B01D36/04

摘要

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。包括池体、隔板和过滤板;所述池体左侧设有进水口,所述池体下方设有出泥口,所述池体内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,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,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,所述池体右侧上方设有出水口,所述池体前后方对称设有通道,所述通道与池体连通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插板;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计,能够保证布水均匀,防止卷起已沉淀的泥土,同时通道布置于池体和第一挡板的中间区域,可以将漂浮物进行排出,减轻人工作业。

1.jpg

权利要求

1.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包括池体(1)、隔板(2)和过滤板(3);所述池体(1)左侧设有进水口(101),所述池体(1)下方设有出泥口(102),所述池体(1)内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挡板(4)和第二挡板(5),所述第一挡板(4)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(401),所述第二挡板(5)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(501),所述池体(1)右侧上方设有出水口(103),所述池体(1)前后方对称设有通道(104),所述通道(104)与池体(1)连通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插板(105);所述隔板(2)上对称设有螺纹杆(201),所述螺纹杆(201)与池体(1)采用螺纹连接,所述隔板(2)右侧与出水口(103)面接触,所述隔板(2)上均匀设有缺口(202);所述过滤板(3)与池体(1)转动连接,所述过滤板(3)布置于出水口(103)后方。
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池体(1)前后方对称设有多个辅助管路(106)。

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通道(104)的底部为倾斜平面。

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过滤板(3)上均匀设有条形孔(301)。

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第一通孔(401)位于进水口(101)下方,所述第二通孔(501)位于进水口(101)上方。

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第一通孔(401)下方设有第三通孔(402),所述第三通孔(402)的面积与第一通孔(401)的面积比为1:5。

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其特征在于:所述池体(1)下方两侧的内壁为倾斜布置,所述池体(1)与通道(104)连通处设有滑槽(107),所述插板(105)与滑槽(107)滑动连接。

说明书

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

技术领域

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。

背景技术

沉淀池是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,但是目前的沉淀池无法对较轻的漂浮物进行过滤去除,只能由工作人员进行打捞,同时在泥土沉淀过程中,由于布水不均,造成水流卷起已沉淀的泥土,影响沉淀效果。

实用新型内容

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,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,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,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计,能够保证布水均匀,防止卷起已沉淀的泥土,同时通道布置于池体和第一挡板的中间区域,可以将漂浮物进行排出,减轻人工作业。

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,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包括池体、隔板和过滤板;所述池体左侧设有进水口,所述池体下方设有出泥口,所述池体内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,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,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,所述池体右侧上方设有出水口,所述池体前后方对称设有通道,所述通道与池体连通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插板;所述隔板上对称设有螺纹杆,所述螺纹杆与池体采用螺纹连接,所述隔板右侧与出水口面接触,所述隔板上均匀设有缺口;所述过滤板与池体转动连接,所述过滤板布置于出水口后方。

优选的,所述池体前后方对称设有多个辅助管路。

优选的,所述通道的底部为倾斜平面。

优选的,所述过滤板上均匀设有条形孔。

优选的,所述第一通孔位于进水口下方,所述第二通孔位于进水口上方。

优选的,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设有第三通孔,所述第三通孔的面积与第一通孔的面积比为1:5。

优选的,所述池体下方两侧的内壁为倾斜布置,所述池体与通道连通处设有滑槽,所述插板与滑槽滑动连接。

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:1、辅助管路可以在需要对池体进行清理时,辅助排出已经沉淀的上方污水,而后方便对污泥进行清理;2、通道底部采用倾斜平面,便于对漂浮物进行清理,防止出现残留,而池体下方两侧采用倾斜布置,可以便于沉淀的泥土向中部聚集,方便清理;3、过滤板可以对漂浮物进行再次过滤,保证流出的水中没有漂浮物存在,提升水质的情况;4、第一通孔的位置可以避免水流直接冲向第二挡板,同时增加水流通过的时间,提高过滤效率,而第二通孔设计在上方,则可以便于已经沉淀的水流顺利通过,避免对底部水流的干扰;5、第三通孔面积为第一通孔面积的5倍,可以提升布水效果,避免进入的水流沿着第一挡板向下冲击池体底部,造成沉淀的泥土翻起。

(发明人:韩方伟; 王莉)

注: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微信扫码看新闻

156 8098 8098
微信沟通